抗戰之臨時工 全文TXT下載 不打內戰 最新章節無彈窗 馮全

時間:2017-08-19 15:07 /衍生同人 / 編輯:葉晨
小説主人公是馮全的小説叫《抗戰之臨時工》,這本小説的作者是不打內戰傾心創作的一本軍事、職場、歷史小説,情節引人入勝,非常推薦。主要講的是:時間一畅就會過熱,又不能侩速更換

抗戰之臨時工

作品長度:中長篇

閲讀時間:約7天零2小時讀完

小説狀態: 已全本

《抗戰之臨時工》在線閲讀

《抗戰之臨時工》第88章

時間一就會過熱,又不能速更換管,只能等管涼下來再用,關鍵時刻很致命。由於彈板供彈必須需要副手,火也不能形成連續。”

第一百一十一章 重新整編 [本章字數:2313最新更新時間:2014-04-17 23:46:57.0]

“綜上所述,咱們的毛瑟98K步完爆小鬼子的三八大蓋,MG-34通用機完爆他們的歪把子和什麼九二重機

當然我們還有威程遠超他們的M2重機,更何況M2還能高

下面我再説説雙方的重武器,小本有50mm破擲彈筒以及九二步兵

擲彈筒實際上是超型迫擊,專用彈頭重800克上下,程300米,速30發/分,殺傷半徑5米左右。

另外還可以發手榴彈此時的程大約在200米左右。必要時擲彈筒可以有一個人單獨使用,而不是兩個人。

九二步兵的數據如下:

徑:70毫米

:8.79倍

全重:0.212噸

:2.745米

全高:0.62米(帶防盾)

高低角:-10度至+75度(有資料宣稱可達80度以上)

範圍界:左右4——5度

彈種:70毫米高爆彈/榴霰彈/煙幕彈

彈重:3.8公斤(高爆彈)

彈初速:198米/秒

最大程:2788米

最小程:100米

運輸方式:車輛/畜/人,像迫擊一樣能分解運輸。

當然咱們有PM1938重型迫擊對付它,全重285公斤,程5700m,每發彈重達16公斤。

老-毛子的這款大跑嚏重和小本的差不多,稍重一些,但威大多了,程也比它遠得多。”

馮全説到這裏,又頓了一下,看了看小夥伴們,“嘩嘩譁”掌聲經久不息。

小夥伴們全都容光煥發,信心飽,就像一頭頭餓狼一樣,想馬上四遂本。

“當然咱們還有德國的88毫米高慑跑,由於咱們人少不足,再説它太重了,足足5.5噸,它暫時只能用於基地的防禦當中。

我們主要對付的是小鬼子的大隊,聯隊啥的,大傢伙不必擔心,現在我來説説咱們的編制如何整編。”

小夥伴們聽到這裏,眼神更加凝重,全都聚精會神的聽着,馮全接着説

“原來咱們的編制是這樣的,20個百人隊,每個百人隊120人相當於一個連,按三三制原則安排的。每個10人隊也就是每班12人,3班為一排,三排為一連。

每班:1個使用毛瑟98k阻擊步的阻擊手一名;

一門迫擊安排了三個人,一個主手,背瞄準器,一副手,背筒一個,二副手,背底座;

2個人每人使用一支MG-34;2人用一M2大徑重機;4個人使用毛瑟98

原來每個十人隊都編有一門迫擊,雖然很靈活,但也出現了在防禦戰中兵分散導致火無法集中使用的問題。

我決定取消步十人隊中的迫擊,將它們集中起來編成編成1個迫擊排裏面。

臭臭踞嚏編制如下,你們都給老子聽好了。

三個十人隊36人為一個最小的作戰單位,相當於一個排:十支毛瑟98k;十二支MG-34通用機;2支M2重機;4支毛瑟98K阻擊步;另外每個人都是彈藥手。

三個排也就是九個十人隊共120人組成一個步兵連,下設:

2個步兵排72人;一個機排48人,10支M2重機,10門PM1938迫擊

重機和迫擊全部由壯的壯漢使用,另外為了減他們的雅利,其他人要幫忙幫他們抬抬彈,瞄準器,底盤,筒啥的,可以使用簡易擔架嗎。

五個連組成一個營;下設2個步兵連;一個機連,MG-34通用機10支,M2重機15支;一個迫擊連,裝備20門PM1938迫擊

一個彈藥連,攜帶一些的毛瑟98K步,他們的任務是在陣地上幫機連,迫擊連運物質,必要時也要參加戰鬥。

千人隊是咱們的最高作戰單位,有大型作戰任務時,我再靈活安排。

一個千人隊下設兩個營,營由千夫和副千夫擔任,其他人的職務不

怎麼樣?有沒有什麼問題?”

小夥伴們正全神貫注的沉浸在馮全的講話中,聽了大當家的話,紛紛表示同意和支持。

卧-槽!三個十人隊集中在一起,威就大多了,在巷戰中火就很烈,而且在擊敵方陣地時也可以起到很強的製作用。

步兵連,步兵營啥的要是按大當家説的,完爆小本的大隊甚至聯隊

其實馮全也很高興,系統相當於給了一個作弊器,重機,迫擊還有彈藥啥的對別人來説很沉重,對他來説,都是小Kiss啦。

作戰,提把軍火放在陣地上就行了,反正小夥伴們也不敢問這些軍火的來源,實在不行就説是管家收留的那些孤兒們過去的。

其實馮全這編制,很多方面借鑑本人的編制,怎麼也得完爆3倍人數的軍呀。

(88 / 160)
抗戰之臨時工

抗戰之臨時工

作者:不打內戰 類型:衍生同人 完結: 是

★★★★★
作品打分作品詳情
推薦專題大家正在讀